“战疫情,促消费,让我们一起为内蒙助产助销!”日前,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积淀情忆”云实践队内蒙古分队学生在包头市赛罕塔拉城中草原开启网络直播,为家乡“带货”,助力包头沙果干、手工杏干等非遗特产的销售。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包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杏干,它是用晾干的杏干和甜菜糖炒制而成的,口感酸酸甜甜,十分美味,而且是无防腐剂添加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老人小孩都可以食用,还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胡佳滢对着直播镜头介绍道,“我手里现在拿的就是内蒙特产奶酥饼,打开包装就可以闻到奶香味,口感酥脆,上班族可以在加班的时候补充能量,学生们可以当作早点。独立包装,健康卫生,深受各年龄段人群的喜爱。”
三个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次上千,累计卖出包头特产数十件,销售额达1324元。“积淀情忆”云实践队的学生进行的是完全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带货收入全部归受扶助的商家所有。
图为队员在直播带货
“直播前我们在学院的公众号上发布了预热文章,让大家对特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吸引大家来直播间购买。能够为家乡包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这一个个订单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胡佳滢说。
据了解,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已数十载,校内组建了上百支实践队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形式主要以“云实践”和“返乡实践”为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社会实践队伍以不同的方式扎根中国大地,了解民情国情,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积淀情忆”实践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利用新媒体,开展助力家乡发展之我为家乡特产代言系列活动,为家乡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让更多人感受不同地区的小众特色特产,实现“战疫情、促销费、助农脱贫”的目标。
受疫情影响,此次内蒙非遗特产线下销售遇到困难,“积淀情忆”实践队内蒙古分队主动联系当地商家,开展网络直播进行带货,助力包头特产外销。得知7月18日“黄河之北,赛汗塔拉”旗县区特色产品文旅服务线上线下集中展示推介会在包头市赛汗塔拉城中草原盛大开幕后,队员们便是借此机会与在场商家沟通交流并达成合作关系,在现场进行直播带货。
除了直播带货之外,队员们还根据带货产品和家乡特色对流行歌曲进行改编。“这爱不落幕,就在这稀土之都。壮丽内蒙古,美景把你征服。”朗朗上口的歌词、流行的歌曲旋律,再搭配上在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取景拍摄的视频,最终将素材剪辑成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形式,在网络上发布为家乡代言。此外,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和民族记忆,队员们还特别采访了非遗传承人,希望通过非遗传承人对制作过程的介绍加深大家对非遗特产的认识和了解,弘扬非遗文化。采访的过程最终也将以微型纪录片的形式在学院公众号上呈现。
受疫情影响,实践队采取线上组队的形式,内蒙古分队的另一位队员宾思航来自四川,他用线上沟通远程协作的方式为实践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刚得知这次实践活动的消息时十分激动,因为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直播带货,”实践队队员宾思航说,“即使只能在线上交流,我们也很快讨论好了活动策划案,开始筹备直播的相关事宜。沟通优惠方案、确定直播风格、撰写直播推文等……虽然过程中遇到过重重困难,但是最后的成果还是非常喜人的。”
图为队员在采访非遗传承人
图为队员在采访非遗传承人
本次实践活动也得到了传统手工杏干的非遗传承人徐滨的肯定,他认为积淀情忆实践队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包头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也让包头这座城市被更多人熟知。
指导老师谌思表示,大学生是一个时代青年力量的缩影,更要担当使命,勇做合格的时代新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她更希望回报家乡服务社会的精神能一直影响实践队的队员们,成为他们亮丽的人生底色。(胡佳滢 宾思航)